2018年第一季度,德国板材厂总共生产了441.2万m³的松木板材,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左右。虽然云杉木材的产量增加了10.6%,达到了357.3万m³,但松木类板材的产量却保持在613,406m³,比前一年的相应数字低了1.9%左右。根据联邦统计局公布的初步生产数据,其他针叶木的产量远低于去年。18年第一季度225476m³,与2017年第一季度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48.4%。
新西兰国内需求稳定与美国需求不断上升形成对比,分析人士对中国的未来需求发展存在分歧。
7月份运往新西兰周边港口的原木的码头价格与6月份的价格相比没有太大变化。然而,一些出口商在战略上改变了一些不同等级和长度的价格,但总体平均价格没有变化。
随着中国天气的升温,中国的木材需求也出现了季节性的放缓,最近,中国的木材库存平均每周增加5万立方米,达到目前的370万m³。一些原木出口商担心股市下跌和人民币贬值正在削弱人们对中国建筑业的信心,但其他原木出口商对中国原木市场并不那么悲观。
新西兰国内市场对建筑板材的生产仍然相对平稳,全国有几家工厂因维修等原因减少了生产,木材的销售仍然相对强劲,国内需求稳定,出口市场需求强劲。
PF奥尔森(PF Olsen)日志价格指数7月份仍为132美元。虽然原木的价格在全国的几个地区有所下降,但建筑用原木的销售价格和北岛中部的纸浆原木的销售价格却有所上升。该指数目前比三年平均水平高出11美元。
原木出口商维持了7月份交付到新西兰港口的原木的价格。与上个月相比,中国的销售价格相对没有变化。NZD对美元的贬值抵消了运输成本的增加。由于一些质量问题,南美的供应已经放缓,新西兰松和南美松之间的价格差距已经扩大。
随着气温的升高,中国的木材消耗通常会放缓。截至6月的平均日出港量为7.5万立方米,4月/5月为8.5万立方米,峰值为10万立方米。对于我们看到的是季节性变化,还是原木需求的更深层变化,出口商们意见不一。
原木出口商对中国的担忧有两个原因。
1。人民币走弱削弱了中国原木买家的购买力。
2。上海股市自今年1月以来已经下跌了20%,过去几周大幅下跌。这给已经显示出信心下降的建筑业增加了负面情绪。